教学阶段 | 核心目标 | 教学方法 |
---|---|---|
基础建立期 | 培养社交动机 | 情感互动游戏 |
能力发展期 | 提升非语言沟通 | 情景模拟训练 |
应用强化期 | 巩固社交技巧 | 同伴协作活动 |
课程采用渐进式教学设计,针对自闭症谱系及发育迟缓儿童的特殊需求,从基础情感连接到复杂社交场景应用逐步推进。教学团队由持有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(BCBA)的教师组成,确保教学方案的科学性和系统性。
课程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模块:基础社交动机培养阶段着重建立师生信任关系,通过音乐律动和触觉游戏激发儿童互动意愿。社交参照阶段引入镜像训练法,培养儿童观察模仿能力。
在对话发展阶段,教师使用结构化问答模板和视觉提示系统,帮助儿童掌握20种常见社交场景的应答策略。课程特别设置双师课堂模式,主训教师负责技能传授,辅训教师进行即时行为记录。
课程实施三级评估机制:入学前进行VB-MAPP标准化测评,每8课时进行阶段性能力复核,课程结束后提供社交行为观察量表。教学区配备全景记录系统,家长可通过专属端口查看教学实录。
典型教学案例显示,经过三个教学周期(48课时)的持续干预,85%的学员能主动发起简单对话,72%的学员掌握轮流等待等基础社交规则。课程配套提供家长指导手册,包含50个家庭干预游戏方案。
根据儿童能力评估结果,提供一对一专项辅导或同伴小组课两种形式。教具箱包含200余件专业训练器材,如情绪识别卡、社交情景拼图等。教室环境经过特殊声光处理,配置可调节照明系统和隔音设施。
课程周期设置灵活,提供密集型训练方案(每周5课时)和常规训练方案(每周2-3课时)。结业学员可参加社交实践工作坊,在模拟超市、游乐场等真实场景中应用所学技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