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:30-21:00
来源: 重庆蒲说教育 编辑:佚名
在演讲中使用态势语言须注意一定的原则要求:1.自然、生动,要切合演讲内容、场所等;2.准确、精练,要少而精,不要太多太滥;3.适度、得体,要要相互配合,整体协调,前后呼应。
1、自然、生动
态势语言的使用应与演讲内容、演讲场合及演讲者个人的性格特征、身份地位相切合,不能生搬硬套,刻意表现,甚至是故弄玄虚。
一般来说,态势语言要随演讲内容、场景和情绪的变化而变化。
在演讲过程中,有的人说话动作生硬,刻板木讷;有的人则刻意表演,动作和姿态做作,像是在"背台词"。这样会让人觉得不真实,缺乏诚意。因此,才有"宁可自然的雅拙,不要做作乖巧"之说。
2、准确、精练
准确是态势语言的使用要与演讲的内容、听众的接受力相一致。精练是指态势语言要少而精,不要太多太滥。
也就是说,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手投足建要符合一般社交习惯,简洁明了,易于被人们看懂和接受。
如果搞得繁琐复杂,不仅会喧宾夺主,妨碍有声语言的正常表达,而且会使听的人眼花缭乱,不知所措。
3、适度、得体
态势语言的运用也要求适度得体。即动作要适量,以不影响听者对演讲者的注意力为准。
同时,动作必须与说话的内容、情绪、气氛相协调,不要故作姿态,花里胡哨,甚至手口不一。
在演讲过程中,各种态势语言也要相互配合,整体协调,前后呼应,这样才能表现出自然的风度美、气质美和韵味美,为听众塑造良好的演讲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