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化教育背景下,童程童美打造的假期研学项目突破传统教学模式,通过智能机器人搭建与编程实践,学员在项目制学习中显著提升三方面能力:工程思维发展方面,每期课程设置10-15个主题任务,要求学员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到方案实施的全流程;跨学科应用层面,编程教学有机融合物理、数学、艺术等学科知识,如在机器人巡线任务中实践坐标系与三角函数应用;创新思维培养维度,设置开放式挑战环节,鼓励学员对标准解决方案进行个性化改进。
教学阶段 | 核心内容 | 能力培养 |
---|---|---|
基础构建期 | 图形化编程工具掌握 | 逻辑思维启蒙 |
项目实践期 | 智能机器人系统开发 | 工程问题解决 |
教学体系特别设置双轨并进机制,常规课程侧重编程语法与算法基础,每周设置3-4个针对性训练模块;研学项目则侧重真实场景应用,如国际赛事模拟、企业级项目开发等。在南昌校区的最新课程迭代中,新增无人机编程与人工智能视觉模块,学员可通过Python语言实现图像识别功能开发。
课程设计遵循认知发展规律,低龄段学员从可触摸的硬件编程入手,通过乐高机器人搭建理解基础机械原理;进阶阶段转向软件编程,在游戏化场景中掌握条件判断、循环控制等核心概念。高阶课程引入团队协作机制,6-8人小组需在规定周期内完成包含需求文档、测试报告在内的完整项目交付。
教学评估采用三维度体系:课堂表现占比40%,重点关注算法实现效率与代码规范性;项目成果占35%,评估解决方案的创新性与完整性;能力成长占25%,通过前后测对比观察逻辑思维提升幅度。近年数据显示,完成全年课程的学员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获奖率提升27%。
实践表明,系统学习2年以上的学员展现出显著优势:在复杂问题拆解方面,83%的学员能够独立完成多步骤任务分解;在跨学科应用层面,76%的学员可将编程思维迁移至物理、化学等学科的问题解决中。课程特别设置的答辩环节,要求学员用可视化工具展示算法逻辑,有效提升技术表达能力。